氢燃料电池用氢气品质检测是确保燃料电池系统
高效、安全、长寿命运行的关键环节。由于氢燃料电池(特别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,PEMFC)对氢气的
纯度、杂质含量极为敏感,即使是
ppm(百万分之一)级别的某些杂质也可能导致催化剂中毒、膜电极(MEA)损伤、性能衰减甚至系统故障。
因此,对氢气品质进行严格、规范的检测与控制至关重要。
一、氢燃料电池用氢气的主要质量标准
目前,国际和国内针对燃料电池用氢气品质,主要的标准有:
1. 国际标准
ISO 14687:2019
《氢燃料 – 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品质》(Hydrogen fuel – Product specification)
是目前国际上燃料电池汽车与固定式燃料电池系统用氢气的标准。
2. 中国国家标准
GB/T 37244-2018
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 氢气》
是中国专门针对燃料电池汽车(FCV)用氢气制定的国家标准,基本等同采用 ISO 14687:2019。
✅ 上述两个标准对氢气中的
常规气体成分、杂质种类及最大允许浓度进行了详细规定,是氢燃料电池用氢气品质检测的核心依据。

二、氢燃料电池用氢气品质检测的主要指标
根据 ISO 14687:2019 和 GB/T 37244-2018,氢气品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,涉及氢气纯度与多种杂质的最大允许浓度:
1. 氢气纯度(基础指标)
氢气(H₂)的最小体积浓度要求:≥ 99.97%(即杂质总量 ≤ 0.03% 或 300 ppm)
这是燃料电池用氢的基础纯度门槛,低于此值可能影响燃料电池的整体性能与寿命。
2. 关键杂质及其最大允许浓度(单位:通常为 ppm,即百万分之一)
以下为 ISO 14687:2019 和 GB/T 37244-2018 中规定的
主要杂质种类及其限值:
| | | |
| | | 极易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铂催化剂中毒,导致电池性能急剧下降 |
| | | 硫是催化剂的强毒物,即使极低浓度也会不可逆地毒化铂等催化剂 |
| | | |
| | | |
| | | |
| | ≤ 100 ppm(非严格要求,但影响热值与效率) | |
| | | |
| | | |
| | | |
| | | |
| | | 水过多可能导致冰堵(低温环境)、电堆组件腐蚀;但适量水对膜湿润有利 |
✅ 注意:不同应用场景(如汽车用 vs. 固定电站用)对个别杂质的要求可能略有差异,但 CO、H₂S、NH₃ 通常是控制严格的三大毒性杂质。
三、其他重要指标(非杂质,但也影响使用)
| |
| 一般要求 露点 ≤ -40°C,甚至 -50°C 或更低(尤其寒冷地区或防冰堵要求) 水分过多在低温下会结冰,堵塞管道与阀岛 |
| 通常为 35 MPa 或 70 MPa(高压氢气),检测时需确保压力稳定与安全 |
| 一般要求在 0°C ~ 40°C 范围内供应,避免高温或低温对电堆造成热冲击 |
| 虽然标准中未严格限定,但高浓度可能影响燃烧与系统效率,系统会控制 |
四、氢气品质检测的常见方法与仪器
为确保氢气满足燃料电池使用要求,通常采用以下检测技术与设备:
| |
| |
| |
| |
| |
| 露点仪(镜面式、电容式、激光式),如 Michell、VAISALA 等品牌 |
| |
| |
✅ 工业级氢气加注站、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、制氢工厂通常配备在线氢气纯度与杂质监测系统,以实现实时监控与自动报警。
五、总结:氢燃料电池用氢气品质检测的核心要点
| |
| ≥ 99.97%,即杂质总量 ≤ 0.03%(300 ppm) |
| 如 CO ≤ 0.2 ppm、H₂S ≤ 0.004 ppm(4 ppb)、NH₃ ≤ 0.1 ppm,是催化剂保护的重中之重 |
| |
| |
| 如 NOx、O₂、烃类、卤素等,均有明确上限,需根据标准控制 |
| 主要依据 ISO 14687:2019 和 GB/T 37244-2018 |
✅ 一句话总结:
氢燃料电池用氢气品质检测的核心是保证氢气的高纯度(≥99.97%)与极低浓度的有害杂质(如CO、H₂S、NH₃等控制在ppm甚至ppb级),以确保燃料电池催化剂与膜电极的长期稳定与高效运行,避免中毒、腐蚀和性能衰减。